This is Andy

我的相片
曾經,我不懂得分享愛。 曾經,我不懂得分享生活。 曾經,我不懂得分享學習。 曾經,我不懂認錯。 但從經以後卻不再一樣, 大家好,This is Andy。 はじめまして、わだしわアンヂイです、しゅみわじゅどです、どうぞよろしく、おねがいします。

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內在的聲音

從你出生到現在,你自己與誰對話最多次?
答案:你自己
但是就我最近慢慢明白NLP對於人思考邏輯的模式下去定義,
事實上,我們對自己講話時,卻以五感來分辨,
而人卻會又因五感的體驗讓自己的對話不同。
以下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在3/29的凌晨1 - 3點,我無意的將自己的思考模式給系統化了,
這樣的系統化可以用一部影片來解釋,那就是「口白人生」,
口白人生當中講到一個作者他所寫的故事,
剛好與現實生活中的一個人的生命完全相符,
而在他撰寫書的同時,那個人會一直聽到旁白,
在一開始會以為自己瘋了,直到他後來明白事情的真相,
這部片子當中提到一個很關鍵的一段話"Little that he know",
如用我不及格的中文來表達,
我想應該是被翻譯為「他自己卻不經意的知道」,
也就是說,這人他本身對於他所做的事情知道,
卻並不清楚這樣的事情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而這樣的一段話卻在語言學的表達中,表示了「第三人稱」。

內在的聲音,什麼是內在的聲音,
內在的聲音是指有自己?團隊?還是這世界也有內在的聲音?

就在3/29的凌晨1 - 3點時,
我頓時用第三人稱的方式將自己抽離這個軀殼,
並領悟到:點 - > 線 - > 面 - > 方體 - > 圓體 - > 無邊界
我想或許沒人注意到這段話,
也或許即使有人注意到也不知道這在寫啥,
但卻對我而言,
這是如何去同時使用左右腦去思考事件最genuine的型態,
(Genuine真誠的)
在這段我先不談那系統的作用和方法,我想先提到一個觀點,
大家或許同意「了解人的心智,就可以創造改變」,
也同時將「了解問題就等於解決問題」這點與上者劃上等號,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就好比恐懼、自我信心不足等情況,
就大多數人來說,自己知道這樣負面的表現是因某種原因而出現的,
所以,「了解問題就等於解決問題」這點事實上是不成立的,
但無可否認,「了解問題可以幫助解決問題」,
人們只是常將「解決」和「幫助」畫上等號。

有人或許會對於以上我所說的感覺到困惑和不同意,
但就在你同時看這篇文章時,你停下來想一想,
會讓你感覺到信心不足或恐懼,
真的是因為你「一直處在」會讓你遭受這樣打擊的環境下嗎?
換句話說「人習慣了恐懼、害怕」,
那要如何擺脫?
花錢去看心理醫生或上激勵課程?
我相信會是有用的,但是到頭來他們仍然是在加強一件事情,
那就是你自己的內在聲音,
沒錯,他引導你,讓你對自己說話,
也就是將你反覆習慣的思維模式轉換,
而這樣的思考模是我解釋為「自我對話」。

那到底我所領悟到的這套系統是什麼?
點線面的觀念我想大家都有聽過,
但為什麼我會多了一個方體、圓體和無邊界的出現?
老實說,我(左腦)不知道,
但我的內在聲音(右腦)卻向我解釋了,
原來,人的五感又稱之為「次感元」,
而次感元也可以說是你大腦的延伸,
也就是說五感就是你大腦接受訊息的延伸,
而我對於畫面十分有感受,
所以我將畫面都投射在我稱之為「自我對話」的系統當中,

:一件觸使你開始思考的「點」。
:許多當下的點之間的關係所構出來的「線」。
:眾多關係整理後平面化後出現的「事件」。

ok,以上三點是我所看待的點線面,
每人對於這三點的看法或許都有自己的解釋,
但我想應該差距不大,接下來我要講超越自我的角度。

方體
將眾多事件像照片一樣一張張疊在一起,你會看到動態的事件發生,這樣的方體或許不是正方體,或許不只一層,或許是透明有影像的,因人而異。
圓體
將方體在你的腦海中推開,推至七公尺處,邊界會顯得不再那麼清楚,變成了一個有範圍卻沒角的動態畫面。
無邊界
站起來,腦海中的圓體仍在遠方,裡面的畫面仍在進行著,在你往前踏一步的同時,你自己有如被這圓體吸引進去,快速的吸引進去,沒有邊界,你就存在事件的當下,沒有時間,另一個世界的存在,而你就在當中。

以上到底在講什麼,在我消失的幾個晚上當中對自我實驗過後,
我才明白,如是對我自己運用,
我看到我將自己抽離變成第三人稱的角度,去看待事情,
並之後再將自己放「」「當下」,就現實來說這不可能,
因為時間是不斷的在前進的,但時間不就是人類所定義出來的嗎?

我曾在某個節目當中看到一段話:21世紀的新貨幣叫做速度
或許你現在腦海中想到的是處理事情的速度,我也同意,
但在那之前,你必須要先「想」如何處理事情,
人的思考模式是可以改變的,
改變思考模式就可以加快思考的速度
你同意嗎?

人的反應,都是來自於你如何思考,
而語言和動作是影響你如何思考的兩大因素,
我在講的不是催眠,更不是什麼很玄的東西,
只是在告訴你,我們的思考模式,
是不是常讓你自己陷於某種情緒、心態當中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就交給讀者你和包含我自己去回答。

如有興趣想要在短時間內,
運用「自己」內在的聲音幫助自我轉變的歡迎與我一同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