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潛水暑期Working Holiday – 裝備篇
友人:「這個暑假Andy跑去哪了?」
我:「Andy人在墾丁工作!」
友人:「做什麼?」
我:「我在墾丁教潛水!」
友人:「挖那好棒耶!」
我:「是阿,我都變很黑了呢!學到很多教學生的技巧,也領悟到許多其他關於財商的事物。」
友人:「那什麼時候帶我去浮潛?」
我:「浮潛?我只帶過兩次浮潛==|||」
友人:「那你還說你在墾丁教XD」
我:「呃…我是在教水肺潛水!」
以上的情節不知重播了幾次,
在這Andy跟各位介紹一下「潛水」和「浮潛」裝備之間的差別。
裝備簡單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重裝和輕裝。
浮潛一般都只有包含輕裝,水肺潛水則是輕重裝都要。
輕裝包含了以下幾種:
1. 面鏡
1.1 單面鏡、雙面鏡
1.2 無框面鏡、膠框面鏡
1.3 材質不同
* 面鏡和蛙鏡最大的不同是,蛙鏡只有罩住眼睛,面鏡則是罩住眼睛和鼻子,至於為什麼要這樣設計,歡迎來台灣潛水上潛水課程時詢問Andy!
2. 呼吸管
2.1不可彎曲、可彎曲
2.2 半乾式、全乾式
2.3 材質不同
* 現在的呼吸管有許多不同的設計,呼吸管在使用時如果進水一般都是強吐就可以將水吐出來。而全乾式的呼吸管內上方有一顆球,在不小心管子入水時那顆球會浮起來堵住上方的呼吸孔,使水阻擋在外面。
3. 防寒衣
3.1 濕式、半乾式、乾式
3.2 連身式、兩件式
3.3 防寒背心、防寒頭套
* 濕式防寒衣是當你在入水時,防寒衣與皮膚之間會夾著一層水,此層水會因為體溫而加溫,保持身體的溫度。乾式防寒衣則是防寒衣與身體之夾著一層空氣,空氣會因體溫而加溫而保持身體的溫度。一般在潛水的人都是用濕式防寒衣,除非到非常冷的地方才會使用到乾式防寒衣。如果一般下水還是很冷,可以在防寒衣內再多穿一件防寒背心來保持身體溫度,頭套也是如此,在水中70%的體溫是從頭部散發出去的喔!
4. 手套
* 在水裡如果沒有戴手套可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如果遇到強力海流,蛙鞋踢不動時怎麼辦?(謎之聲:就奔向自由吧!Andy:最好啦!(飛踢))這時候你就需要抓著地板或牆壁用爬的爬回來!要不然會被流走喔!海裡有很多東西向是魚啦、珊瑚啦、海膽等都可能刺傷你的手,割傷可能是小事,如果感染或是有毒那可就麻煩了!
5. 套鞋
5.1 套鞋、潛水襪
5.2 長筒套鞋、短筒套鞋
* 在使用套鞋時,需要穿套鞋,除了避免踢蛙鞋時腳磨破皮以外,如果是岸潛,就需要手拿著蛙鞋裝備穿著走到岸邊才穿蛙鞋,因為穿著蛙鞋走路十分不方便,而台灣的套鞋有個特色在於,台灣的岸邊幾乎都是珊瑚礁,所以套鞋底下是毛氈底,所以如果你在國外看到有人穿有毛氈底的套鞋時,別懷疑,八成是台灣做的XD!而潛水襪則是一般見於套腳式蛙鞋時使用。
6. 蛙鞋
6.1 全蹼面式、分叉式
6.2 快卸扣式、套腳式
6.3 短板、長板
* 新生通常會覺得踢分叉式的蛙鞋比較輕鬆,但大部份的老手都會認為全蹼面式的比較安全,原因是因為當你潛水時,遇到海流很大的時候,分叉式的蛙鞋會踢不動,只要有適當的練習,全蹼面式的蛙鞋不只踢起來比較有力,更可以讓你在更輕鬆的享受潛水!套腳式的蛙鞋較常見於出國旅遊潛水的人,因為比較方便,可以少帶一雙套鞋。
重裝包含以下幾種:
1. BCD
1.1 後置氣囊式、夾克式
* BCD到底是什麼?他中文叫做「浮力調整裝置」英文為”Buoyancy Compensators Device”。有了這件衣服,你在水域中能控式你的浮力,不管是充氣、洩氣都能輕鬆掌握,潛水員在水中必須控制中性浮力讓自己訂在某個深度,至於這點來台灣潛水上課時會在多加介紹。後置氣囊式的BCD一般較常見於技術潛水,而一般潛水客都選擇夾克式居多,BCD上除了有不同的款式去迎合不同需求的潛水員,大小尺寸更是一併據全!BCD上面也有不同的掛鉤讓潛水員可以在上頭掛其他配件,像是探棒、線軸、寫字版、潛水手電筒…等東西。
2. 氣瓶
2.1 鉛瓶、鋼瓶
* 氣瓶除了大小有分之外,材質也有分,較常見的是鉛瓶,當鉛瓶罐滿200 bar的空氣時重量約14公斤,而鋼瓶則是大概在加上2公斤。也就是說當你使用鋼瓶時,你的配重帶大概要再扣掉2公斤,當然這也是一個大約,中性浮力依然是要看你的呼吸、BCD控制、身體流線型…等因素。另外在這特別跟各位釐清一下,氣瓶內所含的氣體是「空氣」,沒錯!是空氣!不是你在旁邊點根菸會爆炸的瓦斯或是純氧!所以啦~以後記得說這是「空氣瓶」,不是「氧氣瓶」喔!
3. 配重
3.1 環保鉛塊、裸鉛塊、鉛沙包
3.2 配重帶、快卸配重口袋
* 現在越來越多潛水員所使用的鉛塊都是用環保鉛塊爾不是裸鉛塊,原因是環保鉛塊外面有一層塑膠保護鉛塊,才不會因為泡海水而生鏽。不管是鉛塊還是鉛沙包都可以用在BCD的快卸配重口袋。
4. 調節器
4.1 一極頭、二極頭、備用二級頭、三用錶、低壓管
4.2 一般型咬嘴、可塑型咬嘴
* 為什麼叫做一極頭、二極頭勒?!原因是因為氣瓶內為高壓,我們無法直接吸取,所以一極頭、二極頭分別是第一次、第二次降壓,再從二極頭吸取空氣。備用二極頭則是在一些特殊狀況時使用。三用錶上包含了指北針、深度表、空氣殘壓表。低壓管則是接在BCD的充排氣閥上。其他更細的東西來台灣潛水上課時再跟各位做詳細介紹。可塑型咬嘴會在
除了輕裝和重裝之外,還有許多不同的配件是潛水員常見於帶在身上的,在這裡跟各位介紹Andy最希望可以帶在身上的配件。
其他配件:
1. 電腦錶
1.1 手腕式、三用錶式
* 隨著科技的進步,大部分的潛水員現在大部分都選用手腕式的電腦錶,潛水用的電腦錶除了有潛水的資料收集和監控以外,他也可以當一般的手錶使用!電腦錶為什麼對於潛水員來說如此重要?他除了可以幫你探測你現在的深度以外,他也具備了其他幾項功能,像是: 指北針、無線傳輸空氣殘壓、上升速率監控、潛水計畫、溫度顯示、以及很重要的減壓時間。減壓時間對潛水員來說非常的重要,氣瓶內所含的是空氣,空氣中約有20.9%氧氣79%氮氣,剩下的則是稀少氣體,氮氣在壓力下在人體內有著不同的變化,這種變化要等你來台灣潛水上課時會一一跟你做介紹。
2. 探棒
2.1 一般型、搖鈴型
* 探棒可以幹嘛?可以拿它來指東西讓潛水員看之外,他也可以拿來敲擊氣瓶,在水中因為無法說話,所以潛水員有著自己的一套手語,在水中如遇到情況可以敲擊器瓶來引起其他人注意,那也有搖鈴式的,直接搖探棒就會發出鈴聲。
3. 浮力標
3.1 棒狀型、袋狀型
* 這種浮力標除了告訴水面上其他人說「下方有潛水員」以外,他另外一個功能是當你遇到強力海流時,無法在入水點的地方出水,可以打這個浮標告知船上或岸上的人「我在這裡~快來接我!」
4. 線軸
4.1 一般型、手轉型
* 線軸的好處在於假設你要進入洞穴或是沉船內,在入口處可以先扣住讓你回程時知道回來的路。另外,當潛水員做安全停留時,如果人多大家都要擠在5公尺的地方會很擠,氣瓶可能還會敲到別人,所以可以用線軸扣在下潛繩然後調整中性浮力在旁邊。線軸也可以勾住潛伴,好讓兩人保持在一起不會走丟。
5. 寫字板
* 寫字板的好處就不用多說了吧XD除了在水裡可以寫字和潛伴談話以外,他也可以拿來紀錄看到的地形和水中生物等,也可以在水裡大寫「我愛妳!」。
6. 潛水刀
* 潛水刀在水裡除了不小心勾到漁網時可以切斷之外,在水裡看到其他垃圾可以加以切割並且帶上岸,為地球盡一份力。
Mr. Andy,字也太多了。好想找你去潛水,改天免費帶我去潛水,我免費為你做一件我個人專業的事情吧!比如說.. 算命。
回覆刪除= =+ 算妳個大頭鬼!我目前是很缺會計師啦XD (我說真的!)
回覆刪除